查看原文
其他

官宣!“心梗10秒自救法”是谣言,相信等于害自己

点击蓝字  轻松关注

点击星标收藏我,第一时间看好文◤
温馨提示


微信又双叒叕改版啦,请一定要把我设为星标哦,不然茫茫人海,我们一不小心就走散了!


方法:

1、点击上方蓝字“江西卫生健康”进入新页面

2、点击右上角“…”或小人图标

3、点击右上角“…”

4、点击“设为星标”


立即加星标,每天看好文
1

2


近日,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在传

“省人民医院姚主任的心梗自救”短文

↓↓↓





这是真的吗?


官宣!!!

据江西省人民医院官方人士证实

心内科没有所谓的“姚主任”

而且上述内容不准确

不具有科学依据


所以

这条微信中的“省人民医院”

还有所谓的“姚主任”以及内容

并不是来自江西省人民医院



据江小卫了解,这条假消息流传了好几年,从2014年全国首个“11·20心梗日”设立以来,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都会流传一波。有关专家称,“可能每个省都有人民医院,所以造谣者还特意只说‘省人医’,来增加自己这种说法的可信度。



咳嗽反而会增加心梗后心跳骤停风险

那么,10秒内咳嗽真能实现心梗自救?


这种做法是严重不对的,甚至会引发危险!”专家称。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正常情况下,高频率的咳嗽就可能造成晕厥,而发生心梗后,咳嗽需要力气,如果像网上流传的自救法那样,反复深呼吸和咳嗽,会明显增加体力消耗,造成耗氧增加。


耗氧增加,是心肌梗死后最忌讳的,这样会加重心肌缺血和坏死,增加心梗后心跳骤停的风险。


“咳嗽确实能挤压心脏,但是连续反复咳嗽,反而会造成胸腔压力过大,静脉血回流不到心脏。好比打气筒,我们也要抽一下压一下,不能不间断抽压。”有时候,医生遇到血压掉得很快的病人,在准备推药的阶段,会让病人偶尔咳嗽一下,但这也属于个别情况,“利用咳嗽来促进血液循环,有着严格的适用条件。”


      由此,有关专家推测,这条微信朋友圈文章的原作者,是个“半吊子专家”,只掌握了皮毛,说法纯属“扯淡”,会误导大家。


出现心梗

最好的方法

是休息 等待120

而不是咳嗽

否则是在害自己


出现心梗 医生都救不了自己



 发生心梗后自救成功,“基本上是天方夜谭”。专家说:“不要说是普通人,就算是专业的医生,也只能等待救护车或者他人实施心肺复苏术。”


心梗后,一般都会出现持续性胸痛,超过15分钟,就应该拨打120急救电话。救治心肌梗死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如果能在症状发作后的120分钟内进行治疗,将大大降低死亡率以及致残率。这时候,医生能比普通人多做的,无非就是迅速拨打120,告知自己的症状,“也许下一秒就会神志不清。”


       朋友圈流传的咳嗽自救法,原理是基于胸泵作用压迫心脏被动射血,射血效率是明显低于正常心跳的。心肺复苏时的胸外按压也是胸泵作用,如果要保证效果,频率要不少于100次。“而咳嗽法估计一个周期不少于3秒,一分钟20次最多,完全无法满足脑部供血需要,这点供血只能让人苟且活着,但意识肯定已经不清,更别说持续自救了。”


      更严重的情况,心梗后会出现心跳骤停。根据专家经验,“心跳骤停3-5秒,人就会丧失意识,连呼救都来不及,怎么可能有清醒的头脑和足够的时间来自救?”


中国院外心梗抢救成功率仅为1%左右


而欧美国家可以达到20%



     很过名人都是因为心梗猝死的:马季、侯耀文、高秀敏,还有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等等。全国每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心肌梗死。


心脏是人的发动机,冠状动脉是给发动机供油的"输油管",油管堵塞,发动机马上熄火,心脏停跳,人很快就会死亡。所以心梗发病突然、死亡迅速,有效的抢救时间短:发病1分钟内抢救,90%的患者能救活;4分钟后抢救,有50%的能救活;10分钟后抢救,世界上还没有救活的先例,真正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心跳骤停后,有4分钟黄金抢救时间,救护车再快,也没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飞过来”,多数病人不等送到医院就死掉了。因此,当出现心跳骤停后,旁人能否实施正确及时的心肺复苏术很重要。


      遗憾的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只能傻傻坐着,病人家属只能在那里哭。”在我国,真正会心肺复苏的人,少之又少(尽管这几年,随着国内健康科普教育的深入和普及,对心肺复苏有所了解的人群在增加,但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是存在差距)。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院外心梗抢救成功率仅为1%左右,而欧美国家可以达到20%的原因所在。


      确实,发病急、时间短,导致心梗引起心跳呼吸骤停的院外抢救成功率本来就不高。全民的急救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加强。


     目前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率在5%-10%左右,不过,心跳、呼吸已骤停的病人送到医院,死亡率还是很高的,很多人根本没机会上手术台。


      “我国的人口基数那么大,只要能从1%提升到2%,就能挽回成千上万人的性命。”为此,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全民普及亟待提升。


      特别提醒:突发心梗,一定要先打120,不要开私家车送去医院。有些人会觉得自己开车快,但有不少突发情况,“病人是会死在半路上的,因为没有专业医护人员做随车救护”。



冠心病心梗的非药物预防措施:

1、 减少钠盐摄入: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饮食中钠盐不宜过多,摄入量应控制在每人每天6克以下。因为高钠易诱发动脉硬化,导致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不过,要记住的是,除了食盐能提供钠之外,酱油中含18%的盐,盐腌食品如咸菜、酱制品、咸蛋等都有较高的食盐量。


2、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中的镁、碘对降低血清胆固醇有着重要作用,可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钙盐和胆固醇在血管壁内的沉积。而维生素C具有防止出血、促进创面愈合、增强血管弹性的功效。


3、均衡营养,远离“重口味”:清淡且富有食物纤维的食物,可以降低血脂浓度,改善机体,包括心肌细胞的营养供给,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预防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


4、 严格控制饮酒量:大量饮酒可致心律失常,心肌病,严重会导致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饮酒要适量,应控制每日摄入不超过30克,即葡萄酒小于100-150毫升,女性则减半量。



以下情况有可能是心梗



发作诱因

多数可能有较大的活动量,尤其是突然用力后,情绪激动、受惊吓、饱食、忽然受凉等情况下出现。


发作部位

心前区:左侧乳头附近区域;

胸骨下段:两乳头连线中间;

剑突下:俗称心口,就是上腹部的顶点;


这三个地方最为常见。一般范围有巴掌大小,有些人也会出现整个胸部不适,甚至伴有肩膀、左臂、颈部和牙齿附近的不适。

 (如图所示部位出现疼痛,可能是心梗)


发作症状

最典型的症状是胸部的闷痛感,有些人可能仅有胸闷或者胸痛,呼吸困难。常伴有烦躁不安、恐惧,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濒死感。


以前有过心绞痛发作的人可以对比,与一般心绞痛发作的部位和疼痛性质类似,但程度往往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患者在就诊的时候往往自述「这次疼痛跟以前不一样」。


( 心梗示意图)

有些人会出汗甚至大汗淋漓。有些人会伴有头晕,如果这时测量血压可以发现血压很低或心率很慢。也有一些人会表现为上腹部闷痛,伴有恶心呕吐,容易被误认为胃肠炎。



发作时间

典型的一般持续 30 分钟以上,但超过 15 分钟的发作也需要高度重视。


有的患者发作只有几分钟,但发作非常频繁,虽然可能不算心梗,但却极有可能短期内发展成心肌梗死,建议参照心肌梗死处理。


 年龄与其他疾病因素

多发于中老年人,男女有差异,一般 40 岁以上的男性和 50 岁以上的女性多见一些。


吸烟、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的人发病率会明显升高。现在生活方式改变后年轻人发病率也明显上升。



出现心梗怎么办?


1、及时呼救并拨打 120

呼救比使用什么「床头三宝」要重要的多,因为真正的心肌梗死不是家庭中那些药物或其他什么奇葩通血管方法能够缓解的,去医院处理才是终极解决方案。


如果有心肌梗死可能:如持续 15 分钟以上的胸闷胸痛,服药不能缓解,应该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


如果家里没有其他人,应该把门打开,方便急救人员施救。联系完急救人员后再立即通知自己的其他关键亲属。


2. 控制情绪,减少活动

情绪激动和活动会造成心脏耗氧量增加,增加风险。因此病人应该尽量立即卧床休息,呼叫他人协助完成其他事情。要主动克制自己的紧张情绪。适当做做缓慢的深呼吸可以帮助降低心率:深呼吸速度不宜过快,否则会造成通气过度,一般 5 秒一次为宜。


另外心梗患者经常会出现乏力、头晕、晕厥,卧床或者就地平卧,可以避免摔倒造成的意外伤害,也有利于脑部的供血。


其他处理

1、吸氧

如果有条件,吸氧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2、慎重使用硝酸甘油片

有些心肌梗死会出现低血压,含服硝酸甘油后病情可能会加重,最好在测血压明确血压不低后再使用。如果没有测量血压的条件,自测脉搏较弱、头晕、有大汗淋漓情况的病人也不要盲目服用。


3、不要自行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吃了以后也需要几十分钟才慢慢起作用。如果病人不是心肌梗死发作,而是其他疾病引起疼痛,可能给后续处理带来麻烦:比如胃部疾病、主动脉夹层、需要外科紧急处理的其他疾病。如果病人血压过高,服用大剂量阿司匹林有脑出血的风险。所以阿司匹林还是交给医生来决定是否服用比较好。



综合丁香医生、好医生、江西省人民医院公众号整理


编辑/姚秀秀  统筹/黄迅前  审核/万德芝



往期精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